公司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5-06-09 10:03:58 來源:丁祖昱評樓市
??2024年以來代建賽道逐漸飽和,行業迎來增速放緩、競爭加劇、企業分化的新階段。在這一階段下,頭部代建企業格局愈發穩定。
??代建行業已從“藍海”進入“紅海”,部分老牌代建企業作為先行者,已具備突出的業務優勢、管理優勢和品牌優勢,并在不同的業務模式和細分領域中構建起核心競爭力,形成鮮明的標簽和市場認可度。
??本文以2024年綜合能力TOP4企業綠城管理、藍城集團、金地管理、潤地管理為典型樣本,聚焦企業核心優勢和競爭力,探尋“紅海”之下,頭部代建企業的立身之道。
??代建行業在經歷2021年至2023年的高速增長后,隨著代建企業競相入局,2024年行業步入規模增速放緩、企業格局分化的新階段,行業面臨一場激烈的市場份額之爭。
??2024年代建新拓規模再創新高,達到2.15億平方米,較2020年實現翻倍增長。但代建新拓規模同比增長13%,增速較2023年大幅下降14個百分點。
??進入2025年,代建項目獲取難度不斷增加,一季度新拓代建規模同比僅增長5%。
??代建行業發展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:
??第一,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下市場信心與預期仍在緩慢修復。代建作為輸出品牌和服務的輕資產運營模式,整體風險較小,但樓市持續低迷令委托方開發意愿進一步降低,進而影響代建需求。
??第二,行業競爭加劇,代建企業拓展新項目的難度不斷加碼。截至2024年末,已有超過100家房地產企業入局代建行業,行業參與度顯著提升。
??第三,與代建相關政策利好兌現后迎來短期不確定性。土地成交持續筑底、土地回購等政策影響下,城投拿地規模減少、且開工意愿進一步降低;“以購代建”政策導致短期內代建保障房持續承壓;資本代建中的紓困代建進程逐步放緩。
??在增速放緩的背景下,代建行業也面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多重挑戰。
??最主要的挑戰是代建企業在高質量發展與價格競爭之間的矛盾,其次是代建項目的超額收益承諾與利潤空間收窄之間的矛盾,最后,輕資產模式下信任危機、代建企業規模與利潤的動態博弈同樣不容忽視。
??從委托方角度來看,選擇代建企業的邏輯已從“單服務采購”升級為“戰略生態共建”。規模優勢不再是委托方選擇代建企業的唯一標準,而具備長期主義思維、風險共擔能力、資源整合能力、能夠創造超額收益的代建方,將成為委托方的首選。
??代建賽道面臨一系列挑戰和問題之下,頭部企業綠城管理、藍城集團、金地管理、潤地管理已構建起核心競爭力,而企業建立起的優勢將成為破解行業現狀的關鍵。
??1、綠城管理:規模領跑,標準化體系支撐產品口碑和品牌溢價雙強
??綠城管理作為綠城品牌和代建管理模式輸出的主體,憑借先發優勢,已形成較大的規模效應,同時在專業化服務、品牌運營、生態協同等軟實力的加持之下,穩坐是行業的頭把交椅。
??綠城管理的項目分布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溢價能力。截至2024年末,位于一二線城市建面占總建筑面積的44.0%,四大核心城市圈(長三角經濟圈、珠三角經濟圈、環渤海經濟圈及成渝城市群)占比76.6%。兩者的占比均較2023年末有所上漲。
??從項目來源的角度看,2024年末,綠城管理合約總建面中,商業代建占比達76.19%。商業代建項目具有高毛利的特性,能夠為企業帶來更高額的收益,同時能更加有力地保障整體業績的穩健兌現。
??2、藍城集團:生態賦能,在細分領域建立較大優勢
??在代建頭部企業中,藍城集團與其他頭部企業形成一定差異化競爭,尤其是在保障房代建以及政府公建“代建+運營”方面,依靠產品和品牌賦能,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標簽,并得到了市場和委托方的認可。
??在戰略轉型過程中,藍城集團代建規模同樣處于行業領先地位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藍城集團累計簽約代建項目總建筑面積突破1.36億方,已進駐中國27個省及直轄市、146個地級市,操盤項目690個。2024年全年藍城集團共新增80個代建項目,商業代建48個,政府代建32個,業務發展均衡,新增簽約總建筑面積1570.19萬方,維持行業前三,占行業新增規模的7.3%。
??此外,藍城集團在戰略簽約上合縱連橫,強調長期主義。僅2024年藍城集團就與超過10個合作方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,包括重慶城投集團、昆明交投集團、淮安國聯集團等地方平臺公司。
??在代建保障房過程中,藍城集團構建了自身獨有的保障房標準化體系,提高代建保障房品質、效率的同時,以更加透明、公開的方式與政府類委托方形成互相信任。迄今為止,藍城集團代建的保障房已實現四次迭代升級,大幅提升保障房項目品質,以商品房標準將保障房項目做到極致,并長期保持較好的口碑。
??雖然短期內推行的“以購代建”政策會導致代建保障房需求下降,但長遠來看,在“市場+保障”雙軌制下,保障房、城市更新等領域的代建空間仍然巨大,在已有高品質保障房代建口碑的基礎上,藍城集團依然會是多數地方政府合作伙伴的首選。
??3、金地管理:管理驅動,服務口碑與體系建設優勢突出
??金地管理已深耕代建近二十年,形成了成熟的項目管理體系、龐大的客戶基礎、卓越的市場口碑以及專業的人才梯隊。
??金地管理業務規模持續穩健擴張有三個方面支撐:
??第一,全業態覆蓋與“代建+”創新。2024年累計簽約管理面積以商住為主,占比68%,商辦及公建為輔,占比分別為12%和20%,并拓展代運營、咨詢、存量更新等多元賽道,挖掘存量與增量需求。
??第一,高質量客戶結構,推動業務健康發展。2024年客戶占比中,政府/國企城投占比72%,中小房企、資方、產業客戶協同發展,客戶類型豐富助力業務縱深拓展。
??第三,精準布局驅動效能。金地管理已在全國60+城市布局,簽約管理面積3831萬平方米、同比+33%,且戰略聚焦高能級城市群與一二線核心區,提升了盈利能力與抗風險韌性。
??4、潤地管理:政企協同,公建領域構建差異化壁壘
??潤地管理是華潤置地旗下的代建業務平臺,持續深耕“6+2”多元賽道,業務涵蓋文體場館、保障房、學校、醫院、產業園區、城市更新等六大政府代建賽道,將政府公建領域作為自身發展的核心方向,并在政府代建領域占據領先地位,同時,積極布局商辦代建和住宅代建兩大市場化賽道。
??截止至2024年,華潤城市代建業務實現營業額11.8億元,累計在管面積達7607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19%,穩居行業前列。2024年新增政府代建面積1016萬平方米,持續保持領先優勢,夯實政府公建領域護城河。
??相比于以住宅代建見長的綠城管理、藍城集團等企業,潤地管理在公共建筑和產業園區代建領域具有明顯優勢,這使其在多元化代建市場中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力。
??此外,多元業務協同優勢是潤地管理在政府代建過程中核心優勢。華潤集團在地產、醫療、教育、商業、能源等領域的多元布局,為潤地管理提供了豐富的業務協同資源。
??在政府代建項目經驗積累過程中,潤地管理成功打造了諸多分向領域“專家”形象,這也是其市場競爭的核心基礎。比如文體場館代建,形成了從國家級到區級的三級場館建設標準和能力體系。目前在管項目已經達到17個,大型體育場管項目數量排名行業第一。
??在保障性住房建設領域,潤地管理已形成標準化、產業化的建設模式,通過“建設運營收益分成”等合作模式,將保障房建設與商業配套運營結合,如北京大興機場安置房項目實現長期收益。
??代建作為轉型為輕資產模式的典型業務,擁有更強的逆周期效應,成為諸多企業求生存的重要方式。
??在新階段,行業和企業面臨諸多問題:比如“如何避免過度擴張,保持高質量發展”、“利潤趨薄之下,怎么與委托方實現共贏”、“作為乙方,如何與委托方建立長期信任形成長期伙伴關系”等。
??如何破局?從頭部企業的經驗可以歸納以下三點:第一,構建核心競爭力,探索細分領域打造護城河;第二,滿足客戶多元需求,拓展增量空間,尋找多元化復合模式;第三,通過服務為委托方打造長期穩定合作,創造超額收益。
??委托方需求正從“快速變現”轉向全周期價值共創。代建企業也需以“長期伙伴”角色深度綁定客戶訴求,通過品牌、服務、經營、產品等一些列綜合能力的修煉與打造,確保項目從開發到運營的全鏈條價值兌現,而非單純追求規模擴張。
??不唯規模論,以專業及服務創造價值、構建核心競爭力是代建“紅海”中企業應具備的能力,也是評價和衡量代建企業重要的指標與標準。競爭加劇之下,企業需要以綜合的解題能力為委托方提供更優質服務,同時依靠核心競爭力實現戰略發展上“攻守兼備”。
??未來代建行業仍將會保持“強者恒強”、“特色為王”發展態勢,如綠城管理、藍城集團、金地管理、潤地管理這類堅持“長期主義”和具備“核心競爭力”企業,才能在“藍海變紅海”的代建賽道構筑護城河,并在行業周期波動中錨定價值標桿,與委托方形成深度協同,最終實現存量優化與增量突破的雙重價值最大化。
??代建行業并非“零和博弈”,而是通過專業化分工實現多方共贏。惡性競爭與無序擴張將透支行業信用,需要頭部企業牽頭建立標準化服務框架,推動行業從“價格戰”轉向“價值戰”,形成良性競合生態,推動從“規模擴張”邁向高質量發展,實現健康發展。
住建部:建“好房子”不等同于建“大房子”“貴房子”
2025-06-06《住宅項目規范》是對“好房子”建設的底線要求。2025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名單公布
2025-06-05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。前四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79個
2025-06-05河北、重慶、遼寧、上海、浙江、湖北等6個地區開工率超過50%。湖南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
2025-06-04著力推動住房領域消費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2025年第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狀況報告發布
2025-05-30超九成開發企業信用情況良好,房企債務違約情況好轉。浙江首發!專項債收購存量商品房項目落地
2025-05-29三四線城市有望率先推進。專項債收儲土地提速,發布規模逐月增加
2025-05-27收儲規模近4000億元。2025年四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
2025-05-26回顧,是為了更好的前行!
- 10:03
- 10:00
- 09:59
- 09:59
- 09:52
- 09:52
- 09:51
- 09:46
- 09:44
- 09:43
- 09:33
- 09:28
- 08:57
- 08:51
- 08:48
- 08:45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