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克而瑞產城 2025-06-30 09:37:15 來源:丁祖昱評樓市
??2025年的產業園區市場,正上演著一場殘酷的現實?。洪L三角核心城市產業園出租率跌至70%,上海、北京、深圳等城市核心區空置率突破25%,即便被視為REITs中"最優解"的產業園項目,也難逃租金與出租率雙降的困局。
??此外,20多家園區上市公司2024年歸母凈利潤合計虧損40.76億元,同比暴跌140%。當土地成交、載體空置、REITs估值、企業業績同時拉響警報,這場行業寒冬的底層邏輯,正在被重新書寫。
??1.園區供求價市場:從土地到載體的全線承壓
??土地市場收縮加劇。全國工業用地成交量已經連續兩年呈兩位數下跌,開發商重資產投資熱情銳減,2025年一季度拿地規模同比再跌17%。預計2025年投資并不會出現止跌跡象。五大核心城市(上海、深圳、蘇州、杭州、天津)產業園新增竣備供應雖有下降,但總規模仍超1100萬方。
載體租金和出租率創新低。2024年重點城市研發辦公出租率跌破70%,平均租金同比下降12%,部分城市平均出租率不到50%,70%出租率已是優秀。工業廠房雖然相對抗壓,但也無法阻止量價齊跌的勢頭,出租率亦跌至79.8%,租金同比下降10%。中心城市核心地段的產業園空置率亦連年走高,打破“核心地段必保值”的慣性認知。供需失衡倒逼園區"以價換量",但效果并不明顯。2025年,園區依然要面臨嚴峻的供大于求矛盾,以及不斷繃緊的現金流危機。
??2.產園REITs市場:估值與收益的雙重絞殺
??2025年的REITs市場分化明顯。經營類REITs整體表現良好,消費基礎設施REITs以31.39%的平均漲幅領跑,保障房REITs、倉儲物流類REITs分別上漲了26.02%、17.97%,而產園REITs卻以11.38%的漲幅成為“吊車尾”。相較發行價雖比2024年有所好轉,截至今年5月份,平均漲幅10.69%,但相比保障房REITs65.92%、消費基礎設施REITs51.80%的漲幅而言,還有很大一段差距。
??同時,根據2024年各產園REITs年報梳理統計,目前園區類REITs中,中關村估值縮水最為嚴重,且凈利潤為-33238.76萬元,租金下跌、大額折舊和運維等成本,較大程度影響了園區公募REITs的凈利潤。
??在國內經濟最發達城市的產業高地上,資源稟賦最好的一批園區資產,在過去一年面臨基金凈資產普遍下跌,凈利潤總體為負的窘境,其所代表的行業趨勢不言而喻。
??3.企業業績市場:從增收不增利到集體虧損
??伴隨園區各大上市公司2024年財報陸續發布,在統計的20余家上市企業中,共計實現營收2854.50億元,同比下降了10.5%;其中10家公司連續三年營收下滑。歸母凈利潤從2022年盈利210.94億元到2024年虧損40.76億元,同比大跌140%。
雖然下降的原因各有特殊性,比如東湖高新,營收下降77.05%,主要是因為剝離了原先的主營業務工程建設板塊。但共性原因還是因為受到整體需求不足、市場競爭加劇和地方政府負債水平管控的影響。經濟增速放緩導致企業擴張意愿低迷,企業縮減辦公、生產場地需求,產業園租戶續租、擴租動力不足,甚至出現退租潮,產業園區收益普遍下降。
盡管上市公司都在年報中提出積極轉型,應對行業變局。但是當變局真的來臨的時候,才會發現轉型也并沒有預想中那般順利。這就是目前行業和企業所面臨的慘淡現實,整體經濟不振,地緣政治動蕩,地方財政拮據,實體產能萎縮之下,產業園區市場整體需求短期內難有明顯改善。
??當“最好的產業園項目也扛不住”成為行業共識,這場租金與出租率的雙降風暴,早已不是簡單的周期波動。在經濟總量趨穩卻結構承壓的背景下,產業園區正經歷從“空間生意”到“產業生態”的底層邏輯重構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的變化:
??1.從“綜合開發”到“專業運營”:垂直賽道里的逆周期突圍
??當核心城市產業園空置率普遍突破20%甚至30%時,專業園區正走出獨立行情——2024年核心城市專業園區出租率普遍高于綜合園區8-10個百分點,這種“專業致勝”的邏輯正在被市場驗證。
??中部某園區深耕生物醫藥領域,配套GMP中試車間、臨床試驗中心、動物房等專業設施,2024年引入FDA認證咨詢團隊后,一舉吸引12家創新藥企入駐,單位面積稅收貢獻提升3倍,出租率常年維持95%以上,租金較綜合園區溢價40%。這印證了一個趨勢:當“大而全”的開發模式遇阻,“小而精”的垂直運營正成為破局關鍵。
??2.從“傳統招商”到“資本驅動”:用投資邏輯重構政企合作
??2023年8月《公平競爭審查條例》實施后,“以稅招商”退潮,“以資引智”興起,各地正探索“資本紐帶+產業培育”的招商新路徑。廣州開發區2025年推出“種子直投”政策,允許單項目最高出現100%虧損在行業內引起廣泛討論。
??頭部園區開發運營商也在探索招投一體的模式。東湖高新聯合硅谷天堂、華工明德等專業機構設立產業基金,以LP身份參與投資,聚焦早中期科技企業,單個項目投資不超過基金規模20%,控制風險的同時精準孵化;同時要求基金投資園區企業比例不低于50%,通過“資本紐帶”吸引企業入園,形成“投資-孵化-入園-增值”循環。
??3.從“硬件投資”到“生態賦能”:“蓋廠房”到“造雨林”的質變
??這兩年以“生物醫藥”為主題的園區紛紛入市,一般開發主體會在傳統“蓋房子”的基礎上花幾千萬投入一些生物醫藥專業化設備設施,而當大多數生物醫藥園區都如出一轍時,硬件投資的邊際效益便遞減了,這時候,生態賦能才是資產增值的新引擎。真正成功的生物醫藥園,如張江藥谷、蘇州BIOBAY等,不僅是專業化設備投資,還需要更多產學研資源、產業基金、臨床試驗的條件,甚至國際化的交流平臺,這種模式才能讓園區不再是物理空間的提供者,而成為創新要素的整合者。
??從載體空間驅動到產業生態驅動,產業園正在經歷從“空間生意”到“產業賦能”的深層躍遷。雖然當下市場環境下做得再多也抵不過一句“打五折”、“免租金”,但當張江藥谷用生態厚度支撐估值,當廣州開發區用資本勇氣綁定未來,當專業運營成為生存基礎、生態賦能構建競爭壁壘、資本運作加速產業培育,這不僅是模式的迭代,更是整個行業向“產業經濟邏輯”的深層躍遷,雖然過程起伏,但相信最終能夠穿越周期。
多地密集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
2025-06-27公積金支持購房力度再加大。發改委:有信心、有能力把外部沖擊的不確定性和不利影響降到最低
2025-06-27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見效,新的儲備政策陸續出臺實施,有信心、有能力把外部沖擊的不確定性和不利影響降到最低,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。2025年五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
2025-06-24回顧,是為了更好的前行!財政部:1-5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1281億元,同比下降11.9%
2025-06-23契稅1949億元,同比下降16.2%;土地增值稅2031億元,同比下降16.8%。報告|5月大中城市租金水平持續下降
2025-06-20租金延續“跌多漲少”局勢。自然資源部:妥善處置閑置存量土地“18條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
2025-06-192.4萬宗存量房地產用地納入妥善處置閑置存量土地“一地一策”清單。5月各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,同比降幅繼續收窄
2025-06-18新房杭滬領漲,二手房仍“以價換量”。高層最新部署: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
2025-06-16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,扎實有力推進“好房子”建設。
- 09:33
- 09:29
- 09:27
- 09:26
- 09:23
- 09:23
- 09:21
- 09:20
- 09:19
- 09:17
- 08:49
- 08:42
- 08:39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